成功投資基金十大守則 成功投資基金十大守則  以下摘自「億萬富翁的投資賺錢智慧,作者:博多‧雪佛」,某些段落已有所精簡。   展開投資的冒險之旅前,我想先提供讀者十大原則,幫助大家邁向輕鬆致富之路,而且請大家日後還是得不時把這十條守則拿出來溫故知新,因為這是成功投資基金的必要前提。 守則一:股市行情反覆漲跌,包含小循環與大趨勢   一如日夜輪替,股市在過去七十年中曾有好幾次暴跌,但是這些「黑夜」通常很快就被「白天」所驅離 股價隨之上漲。此外,股市也有冬季和夏季:冬季是大規模的經濟危機,夏季則是持續的繁榮行情。   重點是:股市黑夜和股市寒冬都不會永遠持續,股市白天和股市盛夏亦然。行情大跌之後必然會回升,這是不變的真理,但也常被遺忘。   不過,為了提醒讀者保持小心謹慎,我還是得警告大家,沒有任何專家(除了市場上一些長期悲觀人士外)能夠事先預測中長期的股市冬季(即經濟危機)會降臨。很多人也都不相信,像一九二九年時的「黑色星期五」會再度發生;他們主張,股市已經被嚴格控管調節,這類悲劇絕對不會重演。這種輕忽態度足以致命,粉飾太平意味著精力的折損,因為與冬天搏鬥或對冬天視而不見,都是不智的作法。無論如何,寒冬總會降臨,與其選擇對抗或忽視,倒不如好好準備禦寒的大衣來得實際。 守則二:為了提高獲利,投資年限必須夠長   如果你在短期內就需要動用這筆資金,就不可把它拿去投資股票或基金。因為當你急需用錢時,投入股票的資金就像埋在地底的錢,遠水救不了近火,甚至還會遭受損失。所以你的投資必須有夠長的年限,虧損的股價才會再度揚升。   因此,你最好依照本書第七章的幾項原則來規劃自己的投資策略,而且必須堅持到底。人們總喜歡高估短期或眼前的績效,對於長期的計畫卻心存懷疑,這就是混亂局面的開始。聰明的投資人應該能夠避免錯誤,別讓自己陷於崩盤的恐慌當中。   但是你也不該讓自己的血汗錢成為大崩盤中的犧牲品,因為在這個風暴期你大可按兵不動,不管股價上升或下跌都傷害不了你,當個旁觀者即可。股市危機是必然的輪迴,投資人固然不會為此歡欣雀躍,但也不必淌這個渾水。值得安慰的是,如果你在成長快速、波動性強的市場中,長期只做壁上觀,就表示市場行情很快就要復甦了。   在圖9.1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Gartmore Continental Europe這檔基金的發展走勢。它在一九九O年元月到一九九四年十二月的五年之間,幾乎都維持在固定的低價位,而且也從未再站上過去的最高點。但是,在往後五年之間(一九九五年元月到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卻成長了五OO%。那些急需動用資金或精神受不了考驗的投資人,可能在第三年就棄械投降,當然也就錯失這次獲得暴利的好機會,甚至還必須承受三五%的損失(如果他在一九九二年就賣出的話)。因此在股市中最好採取較長的投資年限,至少三到五年,最好是十年。 守則三:崩盤也有利可圖   在股市危機中掛單買進股票需要極大的勇氣,不過未來的報酬卻無可限量。在投資人遍地哀嚎的時期,你必須毅然決然擁抱股票,通常股價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悄悄上漲。崩盤對你所能造成的唯一負面影響,就是讓你在慌亂中跟著別人拋售股票。此時別忘了下個大漲行情就要啟動了,所以應該緊抱手中持股,必然會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從另一方面來說,崩盤也是天賜良機,讓你可以買進超跌的好股票。如何進行,且看守則四。 守則四:維持現金儲備   股市有個不變的真理:為了加碼買進,你需要錢。所以絕對不可把所有預備投資股票的資金全數投入,你還是必須保有部分現款,以便在股價大跌甚至崩盤時加碼買進。保守的投資人至少應該保有三分之一資金,積極的投資人則至少應該保有四分之一。   我要強調的是,「至少」!針對高風險的投資標的,例如風險等級五和六的產品,你應該維持更高比例的現金儲備,最好是五O%。若要進一步了解實際作法,不妨跟我做個投資的想像遊戲:假設你用十萬歐元買進現值一百歐元的基金,結果在其後一年內,該基金的價格卻下跌了六O%。若你這時加碼投資五萬歐元,就可用四十歐元的低價買入這支基金。萬一情況更嚴重,這支基金繼續下跌,三個月之後跌到只剩二十歐元。   假如你在這個「歹年冬」賣出這支基金,你就得分別遭受八O%和五O%的損失。也就是說,原先投入的十五萬歐元資金,現在只剩下四萬五千歐元了。有些人可能會說:「真倒楣!」其實不然!如果你懂得如何正確操作,就應該說:「真幸運」,因為這正是加碼投資的最佳時機,可以再投資五萬歐元,以每單位二十歐元的超低價格買進這檔基金。   我們再繼續模擬下去。假如這檔基金在三年後回升到每單位一百歐元,那麼你將有多少收益?(你的投資總額是二十萬歐元。)答案很驚人:你的總收益將高達四十七萬五千歐元,換算成獲利率就是一三七.五%,而且只在四年之內,還經歷了一場股市風暴。難以置信嗎?絕對不曾。因為上述例子並非子虛烏有,而是富達韓國基金的實際歷史價格走勢。 守則五:早買賣總比晚行動好   到底甚麼時候才是最佳買進時機?當然是在價格最低時。甚麼時候才是最佳賣出時機?當然是在價格最高時。困難之處在於,我們無法判斷最高和最低點。怎麼辦呢?讓我們先從買進談起。如果我們錯失在最低點的 宜蘭民宿買進時機,那麼只有兩種選擇:在最低點之前或之後買進。我認為,在最低點之前買進比較好,不過我指的是在行情下跌的時期。你也可以說是「買得太早」,因為如果再等一等,就可以買到更低價格。   但是,在行情上漲時期想買進,其實是件更困難的事,因為我們都想等待價格下降才買,同時也會擔心股票會不曾持續上漲?這通常只能有後見之明。一旦股價開始攀升,就會一路飆上去,等你察覺時,可能為時已晚。因此我的建議是,你可以訂定價格下跌幾個百分點就打算買進的目標價。   賣出的情況也相同。假設我們錯過股價漲到最高點時的賣出時機,就只能在高價之前或之後賣出。最笨的就是,等到價格下跌之後才能夠評斷。舉例來說,如果一支股票下跌了八%,這表示它將長期繼續下跌,或是很快就能反轉上揚,再創新高?因為我們無法預先知道答案,所以最好在股價目標達成之後就獲利了結。我們可能賣得太早,因為股價還是繼續上升,但是太早總比太遲好。圖9.3顯示買得太晚或賣得太遲通常都比較不利。 守則六:勿隨眾人起舞   等你在報章雜誌讀到某支股票的相關訊息時,通常這則訊息的影響早已反映在股價中了,如果你在此時才買,也許就會買在高價。「趨勢」並非全然可信,如果許多人疾呼此時應該趕緊投入股市,.通常為時已晚,行情早就悄悄上漲了。股市中常有人說:上漲引發上漲;也就是說,上漲之後就會有人跟進,然後導致更多人隨之買進。反之亦然,下跌會引致續跌。所以大家一窩蜂買進股票時,你不應該買;而當大家恐慌地賣股票時,你也不必跟著殺出。巴菲特曾說:「傳統智慧可能包含許多傳統,但並不包含智慧。」   投資大眾大多有個偏好:不斷換股,改變投資標的。不過專業投資人士都深知一件事:「換來換去,荷包變空氣。」這個說法對投資風險等級四的投資人特別貼切,因為在這個等級的產品中轉換目標,通常沒有任何意義。為什麼投資人當忽略這個守則呢?有三個主要原因:   第一、心理因素。許多投資人都高估自己,而且覺得「買進長抱」的不動策略沒有樂趣。   第二、投資人經常換股,對於金融相關產業最為有利,因為這些機構常提供片面的訊息。   第三、財經雜誌樂於提供投資人不同的「飆股訊息」,因為藉此得以提高雜誌的銷售量。「買進長抱」缺乏宣傳力,無法刺激投資人閱讀。   第四、唯有當你的基金跟其他相比,長期績效明顯較差且無法改善,才能改變投資組合。   我再次強調:不要隨著眾人起舞,也不要常換持股,最好採取長期投資策略,特別是買進風險等級四的產品時,記住巴菲特的名言:「我最喜歡的投資年限就是--永遠!」 守則七:不要直接投資陌生市場   許多投資人喜歡買陌生公司的股票,這並非明智的投資,而是無知的投機。在行情大漲的時候,這樣做也許無所謂,但在行情下跌的階段,就非常危險。千萬不要隨便道聽途說,許多操作失利的投資大眾最常犯這類錯誤。   並不是說,你不可投資那些很吸引人,但你卻無法自行評估的股票,因為你不必自己駕駛投資飛機,大可找個優秀機長來開飛機,所以最好選擇一檔包含你喜歡的產業或區域的特殊基金,雖然不見得百分之百能夠獲利,但是基金管理人的確比散戶更了解產業與區域的情況。   然而你還是得自己下功夫,研究基本資料與數據,才能知道是否有前景,因為一旦那個產業或區域垮了,再傑出的基金經理人都無能為力。針對這個風險,屋頂基金就是個不錯的選擇。 守則八:務必要分散風險   不管投資風險等級四、五或六的產品,都必須在單一等級中選擇三種以上的產品以分散風險。雖然每一種基金都包含上百支股票,但是針對各種基金,你還是得遵守風險分散的原則,投資不同領域的基金,一開始至少要買三種基金,但也不必一口氣買十檔以上,因為如此一來會失去焦點與目標。若還是覺得太麻煩,那麼屋頂基金就是絕佳的選擇。   此外,你的投資組合中不可以全都是會受股市發展影響的產品,例如股票、股票基金或債券基金,這點非常重要,因為萬一世界股市跌入谷底,若你手中的部分資產還能保有原來的價值,你的財務才有所保障。能夠發揮穩定功能的產品包括:不動產、績優的末上市企業、避險基金等等,因為這些不受股市影響的產品大多屬於長期投資,所以如果不把獲利型不動產算在內,這些產品不能超過全部金融資產約三分之一。此外,入股的企業也不能跟股市的發展直接相關,最好像租賃市場,不管股市漲跌都有很大的成長潛力,是未來前景看好的市場。 守則九:具未來性的市場才能賺大錢   市場不斷在變,所以不要回顧過去,而必須展望未來。一位知名的冰上曲棍球員葛雷斯基曾被問及,為何他的技術比別人好。他回答:「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比別人好,我只知道別人都一窩蜂地追著球跑,我則跑到球即將到達的終點等它來。」   股市過去十年的大贏家,在十年前都不是甚麼大人物。這就是未來性!當然,這些高成長的市場並沒有絕對獲利的保證,但卻有絕對的機會,只不過風險也很大。所以你必須胸有成竹地去冒險,但不可輕率,只能將小部分資金投資在這類未來市場(詳見第七章)。 守則十:正確的資產配置,比選擇投資標的還重要   投資學者布林森(Brinson)、辛格(Singer)和畢 住商房屋包爾(Beebower)的一份著名研究報告顯示,資產配置對投資組合獲利率的影響程度高達九一.五% (亦即,你是否深入了解甚麼才是正確的產業與區域投資標的,並把資金投入正確的地方)。而選擇金融產品對獲利率的影響只有四.六%,介入市場的時機則只有一.七%,其他因素的影響力只剩下二.二%。   選擇正確的市場與產業,比在該市場中選擇正確的投資標的更重要,所以守則十就是守則九的補充。你如何確定自己選擇的就是正確的市場呢?答案是:無法預知,沒有人能百分之百確定。不過我們可以把資金分散在不同的市場,提高獲利機會,也許你就是下個十年的贏家。   如果你能遵守這些規則,必定能在基金方面長期獲利,也許年平均獲利率會高於一二%。 大趨勢選股法 有許多種選股的方法,讓人實在非常的「混淆」,以下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思考。 技術分析者的惡夢 「方法I(價格波動率突破)首先透過擠壓來偵測價格壓縮程度,然後等待價格區間擴張,順勢而為。關於這套方法的操作績效,假動作的認知,以及成交量技術指標提供的確認,顯然都有所助益。觀察的潛在交易對象,數量上應該合理--至少要有數百支股票--每天都至少找出幾支可能的候選股票,進行最後評估。」這是技術分析大師包寧傑的建議(摘自「包寧傑帶狀操作法」)。 依據我實作的狀況,符合相同選股條件的股票,在某一段時期內的確會高達數十檔之多。那個「最後的評估」到底是如何進行的?也許你可以再設定許多參數使符合條件者縮減到少數幾檔,問題是這種參數的設定真的是有效的嗎?你有經過嚴格的「回溯測試」嗎?還是只是為了縮小範圍? 理性分析與口袋名單 包寧傑最後採取的解決方法應該是「理性分析」。 「..還有另一種重要觀念值得參考:理性分析 (Rational Analysis)。按照這種方法,唯有經過確認的強勢表現,才考慮買進;唯有經過確認的疲弱表現,才考慮賣出。所以,我們大可根據經濟基本分析方法,預先整理交易對象,分別編製買進與賣出清單。對於技術交易系統提供的訊號,我們只接受買進清單股票的買進訊號或賣出清單股票的賣出訊號。」(摘自「包寧傑帶狀操作法」) 問題還是存在,基本分析的定義為何? 投機家的遠見 安德烈‧科斯托蘭尼說道:「投機家是有遠見的戰略家,是三思而後行的證券交易人士,能準確的預測經濟、政治和社會的發展趨勢,並從中獲利。」 現在我們來看看偉大的投機家的下場。 「...以往言論相當受大陸投資界重視的大師羅傑斯,因為在07年1月26日,上證指數在2800點時分析指出,A股已經出現泡沫,但事實上,在不到4個月內,上證卻突破了4千點。另外,去年7月這位大師表示,只有中國股市漲3倍時他才會賣,並且預言大陸股市將有80年的榮景;雖然之後大陸股市確實再漲了1千點,但隨時就出現跌跌不休的行情至今未變。」 參考《不要預測股市》一文中所描述的有「遠見」者的下場,幾乎就是一幕幕的鬧劇與笑話,使用這種方法你成為笑話的機率也是頗高的,問題是,你可能還要賠掉一生辛苦賺來的財富,比如說你像羅傑斯一樣看多石油會漲到200美元而在100美元的時候進場,那現在的下場將如何? 投資熟悉的事業 也許你對於石油不是很在行,但你是某個領域方面的專家,應該可以靠這個在股票上賺大錢吧? 美國財政部端出清理不良資產大餐,全球市場多以肯定回應,但幾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看法南轅北轍,去年新科得主克魯曼唱衰此方案注定失敗。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提葛里茲(Joseph Stiglitz)則痛斥,歐巴馬當局的計畫,簡直像在搶劫美國納稅人,讓他們承擔更高風險。相形之下,和史提葛里茲共享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殊榮的史賓塞(Michael Spence),對蓋納較有信心,認為成功機會很大。(參考《950325-別以為了,你是超級諾貝爾獎得主嗎?》) 如果你是克魯曼,那麼既然認為此方案注定失敗,似乎可以採取大舉放空的策略。也許你比三位諾貝爾獎得主的看法更精闢,也可以壓寶在是會成功或會失敗,但那是笑話嗎? 你不可能比分析師高明 也許那些題目太大了,那我們專注在「一家公司」如何? 但是你的分析不太可能強過股票分析師。要不然你以為證券公司花那麼多錢養一些分析師是在吃「白飯」的嗎?他們有專門研究「半導體」產業的,有專門研究「塑化」產業的,...他們經常去拜訪公司,他們有雇用一些電腦人員或工讀生幫他們統計、預估下一個月的營收或下一季的獲利預估,更可怕的是,他們有的妻子就是該公司的高級主管、他們有一些朋友在...,總而言之,你若以為你的分析會比那些分析師更高明,那是在說笑話嗎? 也許你會說,分析師又不準,他們是反指標。如果真是這樣,那他們還真是準的可怕,因為使用者付費,如果你得到的「免費」資訊是不準的,那表示他們的「付費」資訊是非常準的。 還好,準不準其實也沒佔到多少便宜。交易員的績效往往是由整體市場的波動或運氣所決定,而非對特定股票的精確分析。 總而言之,想靠超越分析師的分析而取得勝利是不智之舉。 尋找下一波的大趨勢 在過去幾年,如果能掌握油價、商品、新興市場的大趨勢,顯然有許多的機會足以致富。如果你想賺大錢,試試尋找大趨勢。但我們抓得到大趨勢嗎?預測未來不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嗎?我們是否需要具備異?禮服饃`人的「遠見」?如果是這樣,那顯然你的成功機會不大,一般人總喜歡尋找與眾不同的成功方法,卻忽略了自己通常也只是一般人。還好,只要你稍微用一點心,大趨勢通常顯而易見。 市場對結構性影響的反應遲緩 「結構性的影響是深植於體系的因素,可以稱為「大趨勢」的基本面因素,它們對經濟產生緩慢持久的效應。印度和中國的廉價勞力供給,對西方經濟體產生緩慢且幾近隱約的衝擊。由於是結構性的影響,它不太可能一夕間消失,其效應甚至會持續數十年。 由於結構性的影響如此獨特,其效應可能難以預測和衡量。它們和一般的經濟循環不一樣,經濟學家沒有足夠經驗來預測其效應,就像他們預測利率的上揚或下降。這是我相信大趨勢的影響經常被金融市場低估的原因。這類影響需要相當時間才能充分反應在市場價格上。如果我們能辨識它們和可能產生的衝擊,就能找到有利可圖的投資機會。」(理查‧法瑞) 雖然眾所周知 ,趨勢持續存在 「趨勢可以提供投資人大好機會,藉押注在趨勢,你可以獲得多幾個百分比的機率讓你賺錢。 大多數金融市場的這類機會往被發現後,很快就會消失。如果你發現有個地方可以買到便宜的蘋果,轉賣給當地水果店後可以賺錢,你會全部買下,直到一個也不剩。市場也有同樣的效應:利用會導致消失。 不過,趨勢的韌性很強。因為它們只提供幾個百分點的優勢,所以不像便宜的蘋果那樣明顯和容易利用。 雖然趨勢是眾所周知的事,我相信這個市場無效率將持續存在,甚至是最後消失的一個。趨勢受到背後龐大的力量保護,它們不是單純的訂價錯誤所造成,而是一些韌性十足的重大基本而因素,所以不容易消失。趨勢的成因如下:市場以漸進方式吸收資訊 價格因為慣性和懷疑而慢慢改變 價格上漲吸引買家 經濟循環形成市場循環 了解這些力量影響價格行為極其重要。如果能辨識和了解背後的原因,我們的觀察--例如價格呈現趨勢性的移動--才能產生更大的力量。」(理查‧法瑞) 趨勢代表資訊漸次散布 「趨勢的第一個原因是,重大資訊的全面影響無法立即被所有市場吸收。 你可能覺得很驚訝,市場完全吸收新資訊的速度竟如此緩慢。在我們的時代,不斷出爐的統計數字和宣布的消息,藉迅雷般的通訊快速傳播,製造出即時的反應。 不過,市場立即的反應並非全貌,消息的影響性往往曖昧不清,可能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完全反應在價格上。 經濟和社會的趨勢性發展,例如中國的穩定崛起,經常被市場低估,它們未獲得像每月報告般這麼密集的注意和報紙報導。所以即使中國對市場極其重要,它的影響性卻無法以一個統計數字來涵蓋,而市場參與者只能按各自的步調來做反應。 這個策略的總結是:資訊和分析需要時間才能傳遍市場。反應的延遲就是價格趨勢的原因。」(理查‧法瑞) 價格反應因為慣性和懷疑而延遲 「人的天性是堅持己見,即使出現了相反的明確證據。這種天性也展現在市場價格上。 有時候當新資訊披露時,價格有充足的理由跟隨著大幅移動。如果價格末立即反應,其原因是有些人需要時間才相信。 這導致價格朝正確趨勢移動的速度減緩,無法立即做出調整。1990年代初期,通貨膨脹和利率出現大幅下降的壓力,但是許多人心存懷疑,尤其是經歷過1980年代通膨高漲的人。 我依稀記得,甚至連葛林斯班也經過一段時間才相信。他不是擔心1990年代中期金價上漲會帶來通貨膨脹嗎?現在他可能會自覺臉上無光,尤其是大家都把現在的低利率歸功給他。總之,公債殖利率緩緩下跌,形成了一個整體而言很好的趨勢。 分析師與經濟學家的群體本能,協助維繫了這種慣性。除了極少數譁眾取寵的專家外,大部分預測者不喜歡以名聲為賭注進行「大預測」。信譽得來不易,毀於一旦卻不難。很少人有勇氣預測那斯達克指數在1999年會上漲近一倍,或隔年下跌近80%。因此,所有人都慢慢調整對基本面和價格的預測,而這種遲緩反應造就了趨勢。」(理查‧法瑞) 上漲中的價格會吸引買家 「在經濟理論中,價格上漲會減緩需求,而價格下跌會刺激需求。以蘋果為例,如果蘋果價格上漲,大家自然會減少購買蘋果,改買別的水果。另一方面,如果蘋果價格下跌,大家會多買蘋果。 不起眼的蘋果是很直截了當的資產,買來就是要食用,沒有人會預測它的未來。它的價格相當穩定,任何波動都很容易解釋。 但在金融市場,情況就大不相同。價格上漲實際上可能吸引買家,而價格下跌則會吸引買家。 在許多情況下,金融資產的購買者是著眼於未來的價格。和蘋果不同,這些資產沒有單純的原始價值,你不能吃你的股票憑證!購買金融資產是為了它能提供某種金融利得。一般而言,買家要有把握以後會有人願意以合理的價格,同他們購買這些資產。 不過,投資人要對未來擁有信心是相當困難的事。市場充斥各種資訊,要從不同的事實和傳聞中找到一致的訊息是一大挑戰。也因為有這種困難,心理因素在市場中扮演重要角色。 因為金融資產估價極為困難,我們很容易受到別人影響。看到價格上漲,我們非但不會因為較高價格而打消念頭,反而更受誘惑而買進。我們很自然有下列反應:推斷和假設價格會漲得更高。 因為別人在買,所以是好交易。買家可能是「專家」。 因為別人買進而勇氣大增,因為你並不孤單。 局外人可能很驚訝地發現,金融並非完全是邏輯和數學! 澎湖民宿 這類行為同時影響專家和新手。上漲的價格吸引更多人買進,而下跌的價格造就更多賣出,這是市場呈趨勢性移動的方式。」(理查‧法瑞) 經濟循環造就市場循環 「經濟發展呈現循環性,通常不會隨機地升溫或冷卻。即使過去二十五年來呈現不錯的經濟擴張,還是有數個定義明確的小循環。 大多數(如果不是全部的話)的市場價格主要受到經濟情勢的影響,因此價格也傾向於以循環的力式移動。即使是著眼於未來的長期市場,如長期利率、外匯和股價,都深受循環影響,都反應出循環模式。 在完全效率市場,經濟循環可以完全預測,因為經濟一定會從衰退回升。然而,和其他大趨勢性的影響因素一樣,分析師也需要時間才會被說服。」(理查‧法瑞) 隨共識起舞很安全 「有一次我和幾位銀行家坐在倫敦一家酒吧,有人問我對市場的看法,我說同意共識的觀點。我立即從其中一位銀行家的表情看出,他認為我太沒有判斷力,或者更糟。「共識經常是錯的!」他不以為然地說。 我當然不同意。事實上,如果你想投入市場的大行情,在某個時候你需要共識站在你這邊。 我不相信媒體上的專家能事先猜中市場價格。不過,這不表示他們不能反應基本面的廣泛共識。在持有一個部位一陣子後,你買進的理由可能已經眾所周知、顯而易見。事實上,你可以在買進的理由已經眾所周知時,才建立部位。這些基本面因素即使已被廣泛討論,獲得許多注意,仍然可以繼續推動價格。 大趨勢通常涉及很長的時期,而推動它們的基本面因素早已被大家熟知,變得顯而易見。 日本股市的下跌是個好例子。1990年初,日經指數接近40,000點,到2003年跌到7,500點,然後反彈到約11,000點(譯註:迄2006年7月,日經指數漲到約15,000點)。令人驚異的是,大多數推動日股下跌的因素在市場下跌之初已廣為人知,尤其是銀行業疲弱和經濟成長不振。這些基本面因素長久以來就是共識。 另一個例子是油價。我先前討論過油價,在我寫作本書時,油價已創下每桶50美元的新高峰,推動它不斷上漲的原因幾個月以來都沒改變,包括中束緊張情勢、奈及利亞的動盪不安,和中國與亞洲其他國家的需求穩定增加。這些因素了無新意,人盡皆知(譯註:迄2006年6月,紐約期貨油價每桶約70美元)。 當這類市場出現這類大行情時,會吸引很多的注意。媒體報導和分析會愈來愈多。如果你有一個表現不錯的部位,這些注意會讓你緊張,你可能忍不住想,所有消息已經反應在價格上了。別擔心,與共識起舞很安全,而且在大行情中唯有如此才是上策。」(理查‧法瑞) 結合基本分析與價格行為 「我見過許多人有好點子,卻因為執行不良而造成虧損。他們有些壞習慣,例如在下跌的市場買進,或太早結清賺錢部位。和許多事情一樣,『時機就是一切』。最令人挫折的是看對市場,到頭來卻賠錢。」(理查‧法瑞) 所以你必須結合技術性的操作,在適當的時機出手,規劃加減碼的策略,同時作好你的風險管理。 大趨勢選股法大量閱讀各種報章、雜誌,從中發現正在形成的大趨勢,你不需要比別人先行發現或預知,你只要及時跟上就可以了。 從技術線圖上你有時可以發現一些蛛絲馬跡,比如某個類股或個股的強勢或弱勢而得到一些訊息讓你集中注意力去研究。比如說:富士康與康師傅的強弱代表什麼意義? 將你的投資範圍擴大到全世界,不必只侷限在一個國家的股票。 『時機就是一切』,有了好的標的還要有好的時機,而再好的點子,如果缺少風險管理,那都是非常危險的。這一切,就是我們通常所熟知的「順勢操作」「嚴格停損」...等等。 所以你還是先準備好你的口袋名單,然後從其中挑選個股作技術性操作。但你的口袋名單,所依據的不是公司的基本面、老闆的品格、營收、獲利,或是你對於產業的遠見與先知等等,而是已經成形的「大趨勢」。 成功投資基金十大守則  以下摘自「億萬富翁的投資賺錢智慧,作者:博多‧雪佛」,某些段落已有所精簡。   展開投資的冒險之旅前,我想先提供讀者十大原則,幫助大家邁向輕鬆致富之路,而且請大家日後還是得不時把這十條守則拿出來溫故知新,因為這是成功投資基金的必要前提。 守則一:股市行情反覆漲跌,包含小循環與大趨勢   一如日夜輪替,股市在過去七十年中曾有好幾次暴跌,但是這些「黑夜」通常很快就被「白天」所驅離 股價隨之上漲。此外,股市也有冬季和夏季:冬季是大規模的經濟危機,夏季則是持續的繁榮行情。   重點是:股市黑夜和股市寒冬都不會永遠持續,股市白天和股市盛夏亦然。行情大跌之後必然會回升,這是不變的真理,但也常被遺忘。   不過,為了提醒讀者保持小心謹慎,我還是得警告大家,沒有任何專家(除了市場上一些長期悲觀人士外)能夠事先預測中長期的股市冬季(即經濟危機)會降臨。很多人也都不相信,像一九二九年時的「黑色星期五」會再度發生;他們主張,股市已經被嚴格控管調節,這類悲劇絕對不會重演。這種輕忽態度足以致命,粉飾太平意味著精力的折損,因為與冬天搏鬥或對冬天視而不見,都是不智的作法。無論如何,寒冬總會降臨,與其選擇對抗或忽視,倒不如好好準備禦寒的大衣來得實際。 守則二:為了提高獲利,投資年限必須夠長   如果你在短期內就需要動用這筆資金,就不可把它拿去投資股票或基金。因為當你急需用錢時,投入股票的資金就像埋在 找房子地底的錢,遠水救不了近火,甚至還會遭受損失。所以你的投資必須有夠長的年限,虧損的股價才會再度揚升。   因此,你最好依照本書第七章的幾項原則來規劃自己的投資策略,而且必須堅持到底。人們總喜歡高估短期或眼前的績效,對於長期的計畫卻心存懷疑,這就是混亂局面的開始。聰明的投資人應該能夠避免錯誤,別讓自己陷於崩盤的恐慌當中。   但是你也不該讓自己的血汗錢成為大崩盤中的犧牲品,因為在這個風暴期你大可按兵不動,不管股價上升或下跌都傷害不了你,當個旁觀者即可。股市危機是必然的輪迴,投資人固然不會為此歡欣雀躍,但也不必淌這個渾水。值得安慰的是,如果你在成長快速、波動性強的市場中,長期只做壁上觀,就表示市場行情很快就要復甦了。   在圖9.1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Gartmore Continental Europe這檔基金的發展走勢。它在一九九O年元月到一九九四年十二月的五年之間,幾乎都維持在固定的低價位,而且也從未再站上過去的最高點。但是,在往後五年之間(一九九五年元月到一九九九年十二月)卻成長了五OO%。那些急需動用資金或精神受不了考驗的投資人,可能在第三年就棄械投降,當然也就錯失這次獲得暴利的好機會,甚至還必須承受三五%的損失(如果他在一九九二年就賣出的話)。因此在股市中最好採取較長的投資年限,至少三到五年,最好是十年。 守則三:崩盤也有利可圖   在股市危機中掛單買進股票需要極大的勇氣,不過未來的報酬卻無可限量。在投資人遍地哀嚎的時期,你必須毅然決然擁抱股票,通常股價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悄悄上漲。崩盤對你所能造成的唯一負面影響,就是讓你在慌亂中跟著別人拋售股票。此時別忘了下個大漲行情就要啟動了,所以應該緊抱手中持股,必然會成為最後的勝利者。   從另一方面來說,崩盤也是天賜良機,讓你可以買進超跌的好股票。如何進行,且看守則四。 守則四:維持現金儲備   股市有個不變的真理:為了加碼買進,你需要錢。所以絕對不可把所有預備投資股票的資金全數投入,你還是必須保有部分現款,以便在股價大跌甚至崩盤時加碼買進。保守的投資人至少應該保有三分之一資金,積極的投資人則至少應該保有四分之一。   我要強調的是,「至少」!針對高風險的投資標的,例如風險等級五和六的產品,你應該維持更高比例的現金儲備,最好是五O%。若要進一步了解實際作法,不妨跟我做個投資的想像遊戲:假設你用十萬歐元買進現值一百歐元的基金,結果在其後一年內,該基金的價格卻下跌了六O%。若你這時加碼投資五萬歐元,就可用四十歐元的低價買入這支基金。萬一情況更嚴重,這支基金繼續下跌,三個月之後跌到只剩二十歐元。   假如你在這個「歹年冬」賣出這支基金,你就得分別遭受八O%和五O%的損失。也就是說,原先投入的十五萬歐元資金,現在只剩下四萬五千歐元了。有些人可能會說:「真倒楣!」其實不然!如果你懂得如何正確操作,就應該說:「真幸運」,因為這正是加碼投資的最佳時機,可以再投資五萬歐元,以每單位二十歐元的超低價格買進這檔基金。   我們再繼續模擬下去。假如這檔基金在三年後回升到每單位一百歐元,那麼你將有多少收益?(你的投資總額是二十萬歐元。)答案很驚人:你的總收益將高達四十七萬五千歐元,換算成獲利率就是一三七.五%,而且只在四年之內,還經歷了一場股市風暴。難以置信嗎?絕對不曾。因為上述例子並非子虛烏有,而是富達韓國基金的實際歷史價格走勢。 守則五:早買賣總比晚行動好   到底甚麼時候才是最佳買進時機?當然是在價格最低時。甚麼時候才是最佳賣出時機?當然是在價格最高時。困難之處在於,我們無法判斷最高和最低點。怎麼辦呢?讓我們先從買進談起。如果我們錯失在最低點的買進時機,那麼只有兩種選擇:在最低點之前或之後買進。我認為,在最低點之前買進比較好,不過我指的是在行情下跌的時期。你也可以說是「買得太早」,因為如果再等一等,就可以買到更低價格。   但是,在行情上漲時期想買進,其實是件更困難的事,因為我們都想等待價格下降才買,同時也會擔心股票會不曾持續上漲?這通常只能有後見之明。一旦股價開始攀升,就會一路飆上去,等你察覺時,可能為時已晚。因此我的建議是,你可以訂定價格下跌幾個百分點就打算買進的目標價。   賣出的情況也相同。假設我們錯過股價漲到最高點時的賣出時機,就只能在高價之前或之後賣出。最笨的就是,等到價格下跌之後才能夠評斷。舉例來說,如果一支股票下跌了八%,這表示它將長期繼續下跌,或是很快就能反轉上揚,再創新高?因為我們無法預先知道答案,所以最好在股價目標達成之後就獲利了結。我們可能賣得太早,因為股價還是繼續上升,但是太早總比太遲好。圖9.3顯示買得太晚或賣得太遲通常都比較不利。 守則六:勿隨眾人起舞   等你在報章雜誌讀到某支股票的相關訊息時,通常這則訊息的影響早已反映在股價中了,如果你在此時才買,也許就會買在高價。「趨勢」並非全然可信,如果許多人疾呼此時應該趕緊投入股市,.通常為時已晚,行情早就悄悄上漲了。股市中常有人說:上漲引發上漲;也就是說,上漲之後就會有人跟進,然後導致更多人隨之買進。反之亦然,下跌會引致續跌。所以大家一窩蜂買進股票時,你不應該買;而當大家恐慌地賣?賣房子挐戮氶A你也不必跟著殺出。巴菲特曾說:「傳統智慧可能包含許多傳統,但並不包含智慧。」   投資大眾大多有個偏好:不斷換股,改變投資標的。不過專業投資人士都深知一件事:「換來換去,荷包變空氣。」這個說法對投資風險等級四的投資人特別貼切,因為在這個等級的產品中轉換目標,通常沒有任何意義。為什麼投資人當忽略這個守則呢?有三個主要原因:   第一、心理因素。許多投資人都高估自己,而且覺得「買進長抱」的不動策略沒有樂趣。   第二、投資人經常換股,對於金融相關產業最為有利,因為這些機構常提供片面的訊息。   第三、財經雜誌樂於提供投資人不同的「飆股訊息」,因為藉此得以提高雜誌的銷售量。「買進長抱」缺乏宣傳力,無法刺激投資人閱讀。   第四、唯有當你的基金跟其他相比,長期績效明顯較差且無法改善,才能改變投資組合。   我再次強調:不要隨著眾人起舞,也不要常換持股,最好採取長期投資策略,特別是買進風險等級四的產品時,記住巴菲特的名言:「我最喜歡的投資年限就是--永遠!」 守則七:不要直接投資陌生市場   許多投資人喜歡買陌生公司的股票,這並非明智的投資,而是無知的投機。在行情大漲的時候,這樣做也許無所謂,但在行情下跌的階段,就非常危險。千萬不要隨便道聽途說,許多操作失利的投資大眾最常犯這類錯誤。   並不是說,你不可投資那些很吸引人,但你卻無法自行評估的股票,因為你不必自己駕駛投資飛機,大可找個優秀機長來開飛機,所以最好選擇一檔包含你喜歡的產業或區域的特殊基金,雖然不見得百分之百能夠獲利,但是基金管理人的確比散戶更了解產業與區域的情況。   然而你還是得自己下功夫,研究基本資料與數據,才能知道是否有前景,因為一旦那個產業或區域垮了,再傑出的基金經理人都無能為力。針對這個風險,屋頂基金就是個不錯的選擇。 守則八:務必要分散風險   不管投資風險等級四、五或六的產品,都必須在單一等級中選擇三種以上的產品以分散風險。雖然每一種基金都包含上百支股票,但是針對各種基金,你還是得遵守風險分散的原則,投資不同領域的基金,一開始至少要買三種基金,但也不必一口氣買十檔以上,因為如此一來會失去焦點與目標。若還是覺得太麻煩,那麼屋頂基金就是絕佳的選擇。   此外,你的投資組合中不可以全都是會受股市發展影響的產品,例如股票、股票基金或債券基金,這點非常重要,因為萬一世界股市跌入谷底,若你手中的部分資產還能保有原來的價值,你的財務才有所保障。能夠發揮穩定功能的產品包括:不動產、績優的末上市企業、避險基金等等,因為這些不受股市影響的產品大多屬於長期投資,所以如果不把獲利型不動產算在內,這些產品不能超過全部金融資產約三分之一。此外,入股的企業也不能跟股市的發展直接相關,最好像租賃市場,不管股市漲跌都有很大的成長潛力,是未來前景看好的市場。 守則九:具未來性的市場才能賺大錢   市場不斷在變,所以不要回顧過去,而必須展望未來。一位知名的冰上曲棍球員葛雷斯基曾被問及,為何他的技術比別人好。他回答:「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比別人好,我只知道別人都一窩蜂地追著球跑,我則跑到球即將到達的終點等它來。」   股市過去十年的大贏家,在十年前都不是甚麼大人物。這就是未來性!當然,這些高成長的市場並沒有絕對獲利的保證,但卻有絕對的機會,只不過風險也很大。所以你必須胸有成竹地去冒險,但不可輕率,只能將小部分資金投資在這類未來市場(詳見第七章)。 守則十:正確的資產配置,比選擇投資標的還重要   投資學者布林森(Brinson)、辛格(Singer)和畢包爾(Beebower)的一份著名研究報告顯示,資產配置對投資組合獲利率的影響程度高達九一.五% (亦即,你是否深入了解甚麼才是正確的產業與區域投資標的,並把資金投入正確的地方)。而選擇金融產品對獲利率的影響只有四.六%,介入市場的時機則只有一.七%,其他因素的影響力只剩下二.二%。   選擇正確的市場與產業,比在該市場中選擇正確的投資標的更重要,所以守則十就是守則九的補充。你如何確定自己選擇的就是正確的市場呢?答案是:無法預知,沒有人能百分之百確定。不過我們可以把資金分散在不同的市場,提高獲利機會,也許你就是下個十年的贏家。   如果你能遵守這些規則,必定能在基金方面長期獲利,也許年平均獲利率會高於一二%。 控盤轉折 明日: 三天前收盤價*2-六天前收盤後天: 2天前收盤價*2-5天前收盤大後日: 1天前收盤價*2-4天前收盤舉例 如果指數為  1000 1100 1050 1122 1150 1200 1250則我們可以算出明天轉折為 1200 後天為1350 大後天為1378 則以收盤1250來對比  未來三天則是多,空,空  假設今天禮拜五則就可以說 1,2是交接變盤 變盤是會高檔強攻OR短空OR多空易位趨勢反轉 則要看主力成本以及周月的改良式轉折 (這我就不會算了)至於期指的操作(股票也是用) 主力成本線為15分鐘線中的13,30,90 ma 站上三條均線三線反多會大漲  跌破三條均線並反空先出場OR放空PS小弟對江老師的技術個人是覺得有點小瑕疵辣 技術分析我還是最推薦周銘聰的,, 總而言之  以上跟大家分享江老師技術的一小部分站上轉折多方勝 跌破轉折空方勝  這個可以用在日,週,月?情趣用品u 這也是為什麼江國中常常會說事先可以畫在圖上 主力洗盤方式:靜止法、漲停打開法、跌停打開法、上沖下洗法。 [洗盤靜止法] 譬如股價漲停是100元.主力會在98元超大量額子掛出.在96元超大量額子掛入.這樣結果不論大盤漲跌震盪,股價將'靜止'在96-98之間久盤不動,大部份投資人不耐煩殺出,看不順眼漲高也加碼放空,不管再多的量都以96元落入主力手中,直到主力滿意為止.臨收盤前.主力將98元賣出的額子全部取消.買單改成市價敲進.股價就如上了彈簧漲停鎖死.以前2533昱成大漲到223元弄出昱成條款.主力的操盤策略洗盤方法,正是這種'靜止法'的經典之作. [洗盤漲停打開法] 開高或漲停後,主力立刻大單市價殺出,持股散戶恐慌紛紛大量追殺.當股價殺到跌停邊緣,主力立刻低價超大額掛進,吃光追殺的賣盤後股價稍許上揚,然後主力再殺出另一批賣單額子,再將股價打到跌停邊緣,復再大量掛入,吃光散戶的賣單,如此重複幾次,直到主力吃飽認為浮額已輕時,開始隔日或當日再改市價大單敲進,收盤直奔漲停.以後漲勢全由主力決定,散戶只有追高搶高的份.[洗盤跌停打開法] 下跌幾天,續以跌停開盤,散戶恐慌大量掛出不斷增加,當主力認為量夠時,便大單一舉全部買入,股價強力反彈直奔漲停,如果第一天還吃不飽,隔日將於第二次如法泡製,散戶氣的跳腳,同理,因籌碼落入主力手中,往後股價走勢又是全由主力控制.一般洗盤法約1-3天完成. [上沖下洗法] 將漲停打開法與跌停打開法交叉運用,不一定到漲跌停價位,股價忽高忽低,成交量大增洗盤,主力高出低進,散戶高進低出. 型態學概分8種(我的分法)下降旗型、上升楔型、下降平行軌道、上升平行軌道 上V型反轉、下V型反轉、三角型整理、扇型整理 1. 下降旗型(準備作多) a、突破站上上面那一條"下降壓力線",回測不破時,作多,會漲回起跌點,此時多單先出,再看看走那種型態。 b、向下噴出(往下跳空,跌破下面那一條"下降壓力線")更是作多的好機會,反彈的高點,通常會超過超跌點。 2.上升楔型(準備作空) a、跌破下面那一條"上升支撐線"作空,反彈站不上時,加碼空,會跌回起漲點,此時空單先出,再看看走那種型態。 b、向上噴出(往上跳空,突破上面那一條"上升壓力線"),三K不過高,更是作空的好機會,通常會跌破起漲點。 3. 三角型,整理型態中最常見。三角型通常整理完後,以入射的方向,射出。若整理以反方向射出,通常是反向操作的最佳點。 舉例而言,在下跌趨勢中,中途出現三角型整理,但整理完後向上噴出,那就找空點。台指開盤五分線,第一盤不足1300口時,等第二盤拉高,大概08:56分就可空了。若第一盤超過1300口,那就等現貨開盤再找空點。 4. 扇型,較少見,但突破上緣或下緣,通常會繼續朝同方向前進。 5.上行平行軌道,常出現於多頭上升趨勢。下緣軌道線為買點,破下綠線為空點,反彈站不上下緣線為加碼空點。無量突破上緣線,先別空,有可能補量。 帶量突破上緣線,帶量五分線三K不過高為空點。 6.下降平行軌道,常出現於下跌趨勢上緣軌道線突破,為買點,回測不跌落下降的上緣線,為加碼買點。帶量跌破下緣線,出量五分線三k不破低為買點。 下降平行軌道上緣線為空點。7.正V型反轉8.倒V型反轉 這兩種比較少見,按1:1比例反向操作。 量的買賣訊號至於買賣訊號.觀量出位置.價的變化即可先看量再看價.只要有"量出處"是多/空的變化啦如要以5分線看."看價" 看3根k線以上.再定奪啦 不要想賣"最高"或想買"最低"的"神仙"操作啦要量出不破低.才符合做多 只要量縮.就有再破底之虞另也有說過.只要"價"大概即可(要準就留給上帝或電視上的"分析屍"啦)重要的是自己"判斷"與"執行"啦.這才能累積"經驗值"啦只要判斷8成上漲.尚有2成下跌.停損設妥 就可執行之.盤中操作不要忽略20ma或多空值的參考性 站上.就多.跌破.就空.停損設妥即可.作多停損-設跌破多空線20-25點.作空停損-設突破多空線15-20點另突破/跌破多空線時.應注意量是否遞增或遞減的變化如遞增則成立.遞減則尚需觀察.後續如有遞增現象亦成立 另現貨-是以20MA做多空線.停損設跌破多空線3.5%"量增"處.看下一根k線之後.價的變化啦 如好幾根之後.又破"量大k線"的低檔.則不算.要"賣出" 只要把握"買/賣"準則."停損"都可自己定啦 5分/15分  量能的用法 大致"相同" 外資法人不會告訴你的10件事成也外資,敗也外資!這是許多台股投資人的感嘆。在3 大法人中,外資進出的資金、持股比重皆最高,其買賣超動向、研究報告、市場看法經常是市場注意的焦點。 但不論是從過去台股的歷史經驗,還是從去年的全球金融海嘯來看,外資即使長期掌握資金、研究資源的優勢,還是會有荒腔走闆的演出。本文教投資人破除對外資的迷思,洞悉外資操作手法,以及看待外資研究報告的正確態度。 1.只會教人投資 不說自己投資也會虧 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在2008年進一步惡化為全球金融海嘯,前五大投資銀行不是破產、被併購,就是需要再集資、或是改制為商業銀行。過去這些重量級的投資銀行,負責提供各公司、各產業、各國以及全世界的投資建議,但不僅未能預見大多頭結束與全球金融海嘯的前兆,更未能即時挽救自家城門的失火。 這些重量級外資過去幾年在 借貸全球股市呼風喚雨,卻不敵金融海嘯,不僅自身難保,更害慘信任他們的諸多客戶。 2.喊水會結凍 避談鐵嘴也會摃龜 現代金融產品源自英美,重量級外資券商分析師往往被賦予明星光環,在媒體頻頻「造神」之下,有時竟然喊水會結凍,但投資人千萬要記住,這些分析師的明星光環,可不代表喊盤的準確度。 重量級外資分析師因長期研究某個產業,並擁有豐富的研究資源與經驗,對市場的看法常被媒體重視,甚至有些被視為「鐵嘴」,但是投資人要謹記︰「再怎麼厲害的專家,準度也僅是對一半」,即使是明星級外資,也經常錯判形勢。 3.發表報告喊進喊出 避談實際操作常口是心非 以往外資券商財力雄厚,願意砸重金打造研究團隊,培養明星級招牌分析師,加上全球布局,往往能領先掌握投資趨勢,因此每當外資券商發表研究報告,都會引起注意。 外資研究報告洋洋灑灑,目的是給客戶作為投資決策參考,而他們的客戶通常也不會照單全收,僅是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資料「之一」。當外資發表報告「喊進」、「喊買」或「喊多」個股時,投資人要特別留意發表報告券商對個股的買賣超情形,因為過去經常有「口是心非」的狀況。 4.提供目標價 不是達不到就是會突破 外資券商的個股研究報告都會設定所謂的「目標價」,而這個目標價通常都是由分析師預估的年度EPS(每股獲利),搭配個股的歷史本益比(PE)或股價淨值比(PB)高低區間來設定。不過,外資預估的EPS 不可能完全百分之百應驗,落差程度大小要看外資分析師的「功力」和「運氣」,因此投資人看到「目標價」,須謹記這是「預測值」,不可能完全準確,不是達不到,就是會被超越突破,畢竟市場變數太多了。 5.曝光的研究報告 多是二手落後情報 外資券商的研究報告通常不直接對外發表,僅供客戶參考。一般外資券商的網站都有「研究報告」專區,下單的客戶僅要輸入帳號、密碼,即可在線上瀏覽或下載,少數媒體記者跟外資券商的客戶有不錯交情,才有機會在第一時間同步取得最新的研究報告,否則都是輾轉取得的落後訊息。 因此,投資人在媒體上看到外資報告,不要盲目相信或跟進買賣股票,以免淪為「轎夫」,成為倒貨對象。投資人如果「有幸」看到外資研究報告的本文,要關注的不是明牌,而是學習其投資分析的邏輯。 6.只見現貨期貨都操作 避談採取兩手策略 許多外資法人操作相當靈活,尤其是近年興起的對沖基金(hedge fund),經常在股市以現貨搭配期貨來操作。例如,當研判股市即將下跌時,一方面逢高減碼現貨(賣出股票),一方面逢高在期貨市場布空單,等空單布局完畢,他們就會擴大賣超權值股(例如台積電),用力摜壓指數,以擴大期貨空單的利潤。 僅要操作得當,外資法人賣股票(現貨)的虧損,完全可以從期貨市場的獲利彌補回來,而且還倒賺。 7.主動發表市場展望 目的是要散戶?轎捧場 外資法人從事投資,唯一目的是賺錢,因此很希望建立自身對市場的影響力。當外資認為賺錢機會來時,通常會先做好布局,可能作多,也可能作空,等布局完畢,就會發表看法,希望市場能夠往讓他們獲利的方向走,因此投資人千萬別期待外資來指點迷津,反而要提防外資把台股當提款機。 歐美成熟市場散戶比重不高,台股散戶比重仍超過5 成,在「資訊落差」的情況下,一般散戶很容易淪為外資殺手的獵物! 8.只見鉅額買超或賣超 不說往往隱含反向意義 外資進出台股的金額龐大,而且是許多大型龍頭股的大股東,例如持有台積電股權超過7 成,因此其買賣超動作往往決定台股的漲跌。不過,投資人如果緊跟外資買賣超的腳步來操作,很容易吃虧,特別是當外資當日大買或大賣時。 歷史經驗顯示,台股指數高點是外資「買上來」的,指數低點也是外資「賣下來」的,在高檔往往出現鉅額買超,在低檔往往出現鉅額賣超,投資人如果跟進操作,就容易陷入追高殺低的窘境。 9.只見彼此對作 不知道不是同類外資 外資是台股3 大法人之一,但就像國內投信、自營商法人一樣,每個外資法人對市場有各自的看法,同一時間對同一個股或大盤,他們的看法可能南轅北轍,甚至相互對作,你丟我撿。外資法人一般分為歐系、美系、日系,其中有歐資、美資、日資、港資等。在投資屬性方面,退休基金之類會從事比較中長線的操作,對沖基金則「短進短出」以賺價差為主,操作手法不一而足。 10.市場訊息混沌時 不一定會比散戶高明 人都會犯錯,外資券商及一般外資法人也不例外,甚至會犯下比一般散戶更嚴重離譜的錯誤。例如,2007 年美國爆發次級房貸風暴之後,市場訊息混沌,雷曼兄弟去年聲請破產前幾個月,竟然發表研究報告預測美股道瓊指數會上攻挑戰2 萬點,當時道瓊指數還在1 萬點以上震盪。如今回頭來看,這樣的研究報告的確「不可思議」,即便是一般散戶也不敢如此樂觀,有做功課的散戶看到這樣的報告還會忍不住竊笑。 漲跌 裡面一定有鬼 股票跟其他投資商品最大的差異,在於反映價格的時間,股價總是會提前反映…  股票的價格天天在變,台灣又處於政治風險區,股價變化更是激烈,動不動不是跌停板就是漲停板,能老僧入定的抱著股票等到高價,還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其實大部分股價的變化都是有原因,只要能多花點時間觀察,看得越多經驗夠,就越容易做出正確的判斷,下面就是我觀察的心得。 業績好壞 股價最主要的變化要看業績,大型績優股像台塑、台泥、中鋼,投信法人每天都在觀察分析,不 裝潢容易有突發狀況,股價每天都算合理,是否有投資價值,可以多參考幾家法人的報告,再評估值不值得買賣。大型績優股業績穩定,不是長多就是長空,所以業績變好時股票要抱緊,放越久越有賺頭,機會來臨賺幾倍都不難。變壞時也不用急著去搶反彈,長空會跌很久,大家都嚇到不敢買時再出手,自然會買到低價。 中小型公司變化就大了,你知道有機會時股價已經上漲,所以我們不能像買大型績優股一樣,看到資料才開始買賣,這樣都太慢了。我通常會先看公司的本質,選擇有價值的好公司,然後在他業績或獲利欠佳,股價也低時進場往下買,買到後在靜待他下一次的改變。改變的時間快慢不一定,幾個月到幾年都有可能,因為買的時候都是低價,最後幾乎都等得到,即使沒等到,也不會輸多少。至於能不能等到高價,就要看你的功夫了,越努力做功課當然機會就越大。 主力拉抬 中小型公司會常看到主力貫壓或拉抬的影子,主因是這些公司成交量不大,吃貨出貨都不容易,有人使力稍微大一點,很容易就被發覺,雖然不容易看出對未來確定的影響,不過看久了對買賣的判斷也是有幫助。我買賣股票雖然金額不算大,但因為時常是集中在單一支,有時不知不覺就變成主力,只是我從不追高殺低,沒成交就算了,所以不會有摜壓或拉抬股價的情況。主力作手的情況就不同了,通常都有一定要買到或賣掉的壓力,有時為了要跑三點半,根本不管股價是多少,只要能達到買進或出貨的目的就好,所以突然的暴漲暴跌就免不了。 外資進出 「沒有三兩三,怎敢上梁山」,外資飄洋過海來台灣,買股票自有他的本領,關係好的都有內線可倚靠,關係差的也請了一堆三頭六臂的專家,不至於像散戶一樣胡亂進出。不過政府對外資有不少限制,加上他們進出的金額也大,要偷偷摸摸買賣不容易,所以外資一般比較喜歡玩大型股及熱門股,進出都方便,如果是中小型股,要買要賣都是問題,不小心就會動彈不得。我買的股票以中小型股居多,因為等得時間久觀察也仔細,所以常看到外資在活動,他們沒辦法也會狂拉或亂殺,看到我都覺得奇怪,可能是玩別人的錢跟玩自己的錢有差,所以外資進出都有股霸氣。 漲跌 一定有原因 股票跟其他投資商品最大的差異,在於反映價格的時間,股價總是會提前反映,所以不管你功課做多好,只要你是散戶,你永遠都是後知後覺。早知道會漲會跌,當然要早買早賣,但如果我們已經知道我們的弱點--後知後覺,就應該採取反向的策略,意思就是不要急著去買或賣股票,買的時候留一些預備金,可以把成本攤低,賣的時候慢慢賣,賣到高價的機會比較大。股票市場有一句俗語-「低檔有錢可買,高檔有股好賣」,就是這個道理。 或許有人會問:「都是事後才知道,那買股票要怎麼買」。其實這是個無解的問題,沒有完全正確的答案,因為每個人都會有他認為最好的方式,誰的方式最好,就要看他的觀念是不是正確、經驗夠不夠。正確的觀念都是一些簡單的道理,我已經說了很多,至於經驗的學習,就要靠多研究漲跌的原因及對股價的影響,等到你經驗夠了,自然會做出正確的判斷。所以會賺的散戶,不是他能看得出股票會漲會跌,而是他做好功課後的自然反應。 散戶投資股票,技術一定是落於人後,玩短線、期貨、融資融券、看線形、讀趨勢,這些都要靠技術,要贏不容易。但有一個方法可以讓你對漲跌的變化產生自然反應,那就是多分析漲跌的前因後果,經驗夠多就會是個贏家。股票投資有時也講不出什麼道理,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有時經驗比學問還要有用,所以台大經濟系教授未必穩贏,菜市場賣菜的也未必一定輸,股票買到後會漲會跌,說真的只有鬼才知道,會輸會贏只能靠一個人–你自己。 常用的技術分析MACD 均線離散 原理是運用快速、慢速移動平均線兩線間的離散情形做分析,一般為12日與26日柱狀線為DIF(差離值)減MACD(差離平均值)DIF與MACD在零軸之上時為多頭,反之為空頭。DIF向上突破MACD與零軸線時為買進訊號,但在零軸以下交叉僅為空頭回補,MACD與K線圖背離時,漲勢或跌勢較為正確。TRIX三重指數平滑移動平均 TRIX技術指標的應用法則是:TRIX向上交叉TMA的時候為買入信號;TRIX向下交叉TMA時為賣出信號。Momentum 動能指標 是以最近股價的變化動力,去評估後市趨勢。Momentum=P-P(n)心理線  通常分佈在25%~75%之間,可以這兩點為超買超賣判斷參考。AMM均線改良法以收盤價減去前日均價乘以時間權重後,重新計算出的均線。 AMM=昨日AMM-(收盤價-昨日AMM)/時間 Binary Wave - MACD雙波平滑線 利用離散移動平均線的平滑,在形成黃金交叉時買進,死亡交叉時賣出。SSI 均勻擺動指數 經常價位區間的壓力以及支撐。CCI 順勢指標CCI表示平均股價與目前股價間的差值。即CCI指標的高點和相關股票比較時,說明特別高的現在時點;顯示出指標的低點和比起有關股價的平均價格的現時點要低。計算公式: M=(最高價+最低價+收盤價)/ 3 m:M之相關期間(n)單純移動平均值 d:M與m之間偏差?對值單純移動平均值 指標由低點往上突破-100時為第一個買進訊,突破0時為第二買進訊號。突破+100時為第三買進訊號。指標由上往下跌破+100時為第一賣出訊號,跌破0時為第二賣出訊號,跌破-100時為第三賣出訊號。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房屋出租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t27ftupp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