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體披露了教育部發佈的全國和各地近兩年就業率較低的本科專業名單。電子商務、食品衛生與營養學、動畫等近幾年頗為時髦的專業榜上有名。一方面是“熱門”專業就業遇冷,另一方面則是很多高校申報設立新專業的熱情不減,這種反差引人深思:高校到底該如何科學理性設置專業?從就業角度考慮,學生又該如何選擇專業?(10月15日《人民日報》)
  社會需求成高校開設專業的無形指揮棒,學以致用並非壞事,可促進高校專業優化配置。但近年來一些高校在專業上瘋狂擴張,卻讓人有些擔憂。日前教育部披露,共有61所高校在一年內申報設立7個以上新專業,更為誇張的是,有所大學竟然一下子申報新設立56個本科專業。高校如此亂開專業,說到底是一種逐利衝動,是標準利令智昏。
  高校急於新增一些專業,起碼說明這些專業目下就業形勢很好,或前景廣闊,高校也便可在激烈生源競爭中分得一杯羹。理論上講,根據社會需求去設置專業本身沒錯。但問題關鍵是,高校新增專業不同於戲班搭台唱戲,“打一槍換一個地方”,會牽涉到師資、教學場地、教學設施等諸多方面的配套資源,而且這些都不是變魔術能夠一下子“變”出來的。例如,一些理工科類的大學竟然開辦了不少文科專業,這無疑是捨本逐末,放棄自己特色、強勢專業不搞,相反去辦一些不熟悉或毫無優勢專業,這不僅會使高校教學質量嚴重滑坡,魚龍混雜,而且也會攪亂高校的招生秩序,“群雄紛爭”。
  一哄而上的必然結果是飽和過剩,“熱門”專業就業遇冷也就不足為怪。這說白了其實就是一些高校的急功近利,因為好專業就會好就業自然就會好招生,高校就能從中獲得源源不斷的利益。可見,這根本不是從學生的發展出發,對學生負責,而是完全一切向“錢”看,將學生當作了肥羊,希望從中撈一把,起碼不至於為招生髮愁。這就使得高校教育黯然失色,並散髮著濃郁銅臭味。毫無疑問,這些基於招生收費而設立的專業,會因各種教學資源的短板,學生並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從而在就業及日後工作中失去應有競爭力。
  對此,相關部門不可袖手或照單全收,而是要嚴把高校專業調整關,對高校調整專業要加以科學論證,對不具備辦學條件,尤其是專業“跨度”較大的,該打回的要堅決打回,決不可拖泥帶水。還有,高校招生主管部門,要對高校各專業及招生計划進行宏觀調控,對一些冷門及過熱專業要及時預警,使得高校的專業設置更趨合理,力求實現高校招生與市場無縫對接。
  要狠剎高校熱衷新增專業這股歪風。若任其恣意妄為,受害的是學生及家長,錢花了但卻在就業的路上因敗下陣來。因此,高校在專業的選擇與設置上要走出利益的圈子,而要在辦學內涵上狠下功夫,辦出自己的特色,使得一些專業成為“拳頭產品”,而不是追著一些所謂熱門專業的屁股趕,去忽悠學生及家長。也就是說,絕不能讓亂開專業攪渾高校招生這池水。只有高校設置專業不再為利益所困鑽錢眼,學生選擇專業才會不衝動,一些“熱門”專業也就不會驟然遇冷,相反一些冷門專業還會“熱”起來,從而滿足社會的多元需求。
  文/崔恆清
  
  (辣味時評,一掃就行!歡迎各位親愛的作者關註紅辣椒評論官方微信!同時官方微信平臺將不斷推薦展示優秀作者!)  (原標題:高校亂開專業是利令智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t27ftupp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