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和新京報社共同主辦的2014中國城鎮化與企業家論壇日前召開。包括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各行業企業領袖以及媒體等500餘人出席論壇。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新京報社社長戴自更在2014中國城鎮化與企業家論壇上致辭。
  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即將出台,在迎接一系列政策紅利即將釋放的同時,推進各種制度改革,警惕各類發展風險。在8月30日舉行的2014中國城鎮化與企業家論壇上,多位重量級嘉賓在演講或發言中,反覆提到的話題。
  2014中國城鎮化與企業家論壇,是由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和新京報社共同主辦的。包括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各行業企業領袖以及媒體等500餘人出席論壇。
  激發區域潛力需要制度創新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重大國家戰略,作為發展相對緩慢卻蘊含巨大潛力的京津冀經濟圈,對於全社會和整體經濟的發展,在各界人士看來都意義重大。而激發其潛力最大化的釋放,仍需要更多的制度創新。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彭森在做主題演講時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如果做得好,就是最大的體制創新、最大的結構調整和最大的經濟轉型。他建議,政策制定部門頂層設計過程中,要進一步明確區域發展功能定位,要堅持問題導向,從京津冀地區發展面臨體制機制障礙和約束出發,解決矛盾問題。他同時建議,要堅持改革試點先行,要給地方更多的自主權,進行重大的改革試點。
  民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邱曉華也認為,在改革方面,要由過去的局部的突破轉到全面整體的推進,不僅是經濟的改革,包括政治的改革,社會的改革,文化的改革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個新的常態,而不是過去局部的突破的一種常態。
  警惕炒地、產業支撐乏力風險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過程中,還將面臨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生態以及多方面的均衡發展,而在此過程中針對有風險的預警,與會的各界人士也發表了各種觀點。
  集體建設用地入市是京津冀發展過程中的焦點問題。國研中心副主任韓俊就指出,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入市的改革必須要有配套措施,必須合規合法,集體建設用地入市的收益真正地讓農民共享,防止出現小官大貪。
  而針對前段時間熱炒的京津冀合作過程中的房地產發展機遇,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主任李鐵指出,這恐怕是部分企業家一廂情願,在競爭過程中,河北和天津還不具有絕對的優勢,所謂的優勢可能就是提供廉價的土地,廉價的勞動力,所以企業家不要過多地把焦點放到房地產上。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部長侯永志稱,城市超前建設有助於聚集人口,但如果過度超前的話,沒有產業的支撐,會給城市財政的可持續性帶來風險。
  同時,在當天舉行的“京津冀一體化中企業家的責任與機遇”、“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新城新區的定位與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地產的前景與機遇”三場論壇中,各界人士也就京津冀協同發展過程中政府、區域和企業三者之間的相互配合方面,各抒己見。
  主辦方致辭
  新京報社社長戴自更:
  京津冀協同發展已步入有效層面
  京津冀地緣相接,人緣相親,文化人脈歷史淵源深厚,按常理完全可以融合,過去十年由於缺少國家層面的推動,京津冀的規劃遲遲不能出台,規模名稱叫什麼,都不能定論,各省市的利益格局難以協調,這次通過中央的決策,京津冀找到了協同發展的基礎,不僅解決北京、河北、天津發展矛盾問題需要,而且是優化社會佈局和生產力空間結構,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形成新的經濟發展方式的需要。
  目前,三地之間針對加快地區生態環境建設和市場一體化等多方面合作協議已經確定,也意味著京津冀三地協同發展已經步入了有效的層面。我們舉辦這個論壇就是想為領導、專家,各位職能部門的官員和企業家對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政策解讀、商業機遇提供一個風向和交流的平臺,通過互動,達成廣泛的共識,共建良好的合作關係,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向深度和廣度拓展。同時也為企業尋找更多的投資機會,實現財富的增長。
  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篇大文章,是國家發展的重大戰略,它必將推動並改變京津冀現有的社會結構,經濟形態,政治格局和價值觀念,我們為能夠見證、參與這一歷史進程深感榮幸,期待各位領導和嘉賓暢所欲言,預祝本次論壇取得圓滿成功。
  本版採寫/新京報記者 李捷  (原標題:“京津冀協同發展是最大體制創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t27ftupp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